1、诗意漫城:景观规划设计目录本目录详细介绍了奥林匹克公园及其周边重点场馆的景观规划设计,涵盖了多个部分,旨在打造富有诗意与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
2、在《诗意漫城:景观规划设计》这本书中,它作为一套系列图书的一部分,收录于其中。这套系列包括了《梦寻千回—北京奥运总体规划》、《宏构如花—奥运建筑总览》等九卷,详尽地探讨了北京奥运工程的各个层面。从整体规划到单个场馆的详细介绍,全面呈现了北京奥运会的建筑艺术与景观设计。
3、这本诗意漫城的景观规划设计图书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首次发行于2009年1月1日,作为2008北京奥运建筑丛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书籍采用的是平装版,共230页,专为简体中文读者设计,开本尺寸为16开,便于阅读和理解。它的ISBN号码是9787112098842和711209884X,便于你在购买时进行精确查找。
4、历史背景: 明正德中1506—1520年,秦*以惠山寺僧舍改作别业,万历时,园再传至秦耀,理荒杂草,变造陵谷,列十二景,借王羲之诗意,改名寄畅园。明末清初,园曾分割。清顺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孙将其合并,并加改筑,延请造园名家张钦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园景益胜。
1、简介: 对应与绿色建筑,“绿色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景观。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2、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3、由于景观本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们所呈现的形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它往往是设计者当地景观的构成和特点,运用当地的材料和方法,并结合时代气息的材料和技术而所做的设计。
4、由建筑设计上看,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适应的循环体系中,更经济地使用自然资源,使建筑转化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使自然转化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纳入建筑,运用高科技技术,促进建筑生态化,人工环境趋向自然。
5、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在河岸景观设计中,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应相互协调。河岸两岸建筑在灯光照射下显现独特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植物和小品等元素营造出河岸的宁静与温馨。 X县河岸景观设计理念及实践 X县以建设“国家园林县城”和“龙城水乡新X县”为目标,对城市河岸工程进行了探索。
河流景观设计的理念涉及多方面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景观”这一概念,它不仅指自然风光和地面形态,还包括了生态、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河流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和娱乐价值不容忽视。河流景观的构成 河流景观由水域、过渡域和周边陆域三部分构成。
通过滨水环境景观设计,提升周边地产价值;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减少工程造价,创造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景观;功能和景观设施既具观赏性又实用简洁,便于实施管理;植物造景少采用名贵树种,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质。
1、宽阔水域水生植物的配置 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注重整体、宏大而连续的景观效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2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 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水生植物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注重水生植物的单株观赏效果,对姿态、色彩、高度等进行细致品味。
2、河流两岸条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保证景观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沿河岸设计足够宽的绿化带,建立完整的河道绿色廊道,与郊野生物带连通,保证河道的生物廊道功能,并尽可能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其它绿地构成完整的绿地网络。2整体协调性原则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从属关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
4、河道平面和断面的景观设计,应保持河道的自然弯曲和断面的多样性。 河岸处理应鼓励采用生态堤岸,以代替硬式护岸。 河边附属设施设计应与河边风格相协调。 沿河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应进行合理设计。 重要地点设计,如桥、河畔公园、小广场等,应充分考虑其景观作用。
1、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及雨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示范是一本深度剖析该地区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的详细著作。它以详实的数据,生动的描述,以及精美的图片,全面展示了位于北京市中轴线北部的奥林匹克公园的水系设计特色。
2、这本书名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系及雨洪利用系统研究设计与示范》,由专业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09年5月1日首次发行第一版。它是一本精心编撰的专著,旨在深入探讨和展示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水系管理和雨洪管理策略。全书共177页,采用简体中文编写,适合广大读者理解。
3、第1章聚焦于水系规划与布局,阐述了其设计理念,规划策略与水源配置,以及精心设计的供排水系统,确保了公园内的水循环稳定。
4、在国家体育场等大型设施中,实施了先进的雨洪利用技术,其目标是将雨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这一系统由雨水收集管道、储存池、输送设备、雨水处理系统、回用水供应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构成。大部分设施隐蔽于体育场建筑室外的地下,与周围的景观设计巧妙融合,提升了整体美观性。
5、国家体育场(鸟巢)简介 国家体育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位于中心区中轴线东侧、龙形景观水系的西侧。同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分列于中轴线两侧。 国家体育场基地占地面积78000㎡,并附带一个400米跑道的永久性热身场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00㎡,永久坐席8万人,临时坐席2万人,建筑高度约68米。
1、第一章:滨水景观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1 水的特性和寓意:探讨水的基本形态和特性,以及水与生存环境的紧密联系。2 水与城镇关系: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水景构建,以及滨水环境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前沿课题。第二章:设计范畴与方法1 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城市肌理与功能的考量对滨水景观设计的影响。
2、探索滨水空间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设计指南。首先,第1章深入剖析河流景观的创意理念,引导读者理解河流作为设计核心的重要性。接着,第2章详细阐述了设计基础,包括理论知识和实用技巧,帮助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第3章介绍了河流景观规划的实际步骤,通过实例解析,让设计过程更具实践性。
3、在探索全球与中国的景观设计领域,滨水景观设计目录涵盖了一系列深度访谈和项目案例,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设计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实践。首先,江湖地的章节深入探讨了律动生态水系如何通过道润国际(上海)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子荣的视角,影响并塑造城市空间,展现出水系与城市环境的巧妙互动。
4、香港西九龙填海区的发展规划竞赛方案,聚焦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与滨水景观的创新设计。天目湖迎宾路的景观设计,体现湖光山色的和谐,提升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海南南湾猴岛“浪漫天缘”的第一期概念设计,旨在打造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5、以下是《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景观艺术设计》目录的概要介绍: 概述 - 景观设计的定义及其核心内涵,探讨了景观设计学科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景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 揭示了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强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如可持续性、人性化和文化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