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补偿案(生态修复补偿案例)

2024-06-11

国外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法律

澳大利亚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政策 在70多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采用各种技术、体制、法律、战略,以求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近20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在政治方针和立法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国家范围内,澳大利亚水土保持工作的主体结构已经完成。

相应的生态补偿重点区域也集中在对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引发的建设成本、经济损失和丧失发展机会给予补偿,其次对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引发的修复和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建设行为给予补偿。

国外生态补偿的内容:是法律法规健全,依法开展生态补偿。德国在相关法律中都对生态补偿做了明确规定,为开展生态补偿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联邦自然保护法》,对保护自然资源、预防侵占、侵占者义务、决策优先度、侵占补偿标准等做了详细规定。是强化规划引导,提供生态补偿空间。

国务院各部门以补偿相关法律为依据,以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依据,以《国务院关于生态补偿若干政策措施的规定(或指导意见)》为指导出台具体的管理规定,指导部门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工作的顺利实施。

民法典第1235条规定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侵权人必须承担的赔偿损失...

法律主观:民法典规定侵权可以要求赔偿。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其中就包括返还财物。其中包括赔偿损失。

法律分析: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 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人应赔偿哪些损失和费用环境侵权责任人要承担的损失和费用包括因环境污染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修复生态环境产生的费用、行政处罚的费用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致损的侵权责任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 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修复、赔偿、赔礼道歉等侵权责任。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

1、补偿标准每年15元/亩。2010年起,中央财政依据国家级公益林权属实行不同的补偿标准,截止2024年3月18日,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每年15元/亩,其中:直补到集体和个人所有的175元/亩;集中统一管护费00元/亩;公共管护支出为0.25元/亩。

2、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包括损失性补偿和管护管理经费两部分。

3、法律分析:国有森林公益林补助由国有森林所在的单位领取,国家补助标准为每亩5元而集体所有的公益林补贴,未分配承包到户的森林由集体领取,分山到户的森林由各户领取,国家补助标准从2002年的每亩5元,逐步提高,目前为每亩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