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此规定,车行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希望能帮到你。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0.1条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
3、现在的小区住宅,不论大小都至少要配到两个及以上的出入口,这样是为了保证在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有足够多的出入口可以用于人员的紧急疏散和消防车辆的进入。消防通道是绝对不允许占用和堵塞的,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4、一个较大规模的住宅区(居住小区)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对外联系的通路出入口。当住宅区面向城市交通性干道开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尽端路长度不应超过120m,在尽端处应设12*12的回车场地。
目的:确保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合理使用土地和空间,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居住区分级:根据户数或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0.3a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多样,包括居住区-小区-组团等多种类型。0.4 居住区配建设施需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面积指标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0.0.0.0.0.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同时废止。
规范概述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21版是为指导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标准文件,旨在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该规范涉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
法律分析: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原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同时废止。 其中,第0.0.0.0.0.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在新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居住区的规模进行了明确界定,具体包括居住户数、建筑面积、绿化面积等方面的详细要求。社区规模则根据人口数量和功能需求进行划分,确保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各类生活服务。街坊作为居住区的基本单元,其设计标准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包括交通流线、公共空间、绿地配置等。
1、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0.0.0.0.0.0.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同时废止。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原则。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0-2018,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一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城市建设与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5m。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02年版)第0.5条规定,C项,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少于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5㎡/人,并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0.1条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第0.6条规定,居住街坊内绿地应结合住宅建筑布局设置集中绿地和宅旁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