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考05ZJ301 图集、13ZJ301建筑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
2、参考05ZJ301 图集、13ZJ301建筑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坡道设计规范。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
3、屋面不锈钢护栏杆参照设计变更单显示图形制作安装,封闭阳台及机房窗台栏杆扶手参照图集08BJ3-2第19页,残疾人坡道采用不锈钢管参照图集88J12-1第18页编号4。(室内采用奥氏不锈钢201,室外采用奥氏不锈钢304) 。栏杆扶手预埋件为φ60×4钢板,用φ10膨胀螺栓锚固连接。
4、建筑物无障碍设计部分涵盖了建筑入口、停车场、停车库、大型公共建筑、轮椅坡道、坡道栏杆、坡道地面、门外滤水箅、走道宽度、扶手类型、残疾人用楼梯、电梯、住房等领域的设计要求与做法,确保各功能区域均能为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提供便利。
1、轮椅走道(公共场所任何有台阶的地方) 3。红绿灯处加声音信号,以方便盲人过马路。 4。为坐轮椅人士设计的厕所。 5。为坐轮椅人士设计的餐桌。(如在麦当劳就有) 盲道和每栋楼前的坡道都是为残疾人设置的。盲道可以让盲人不会与行人冲撞,盲道是无障碍的,盲人不会摔跤。
2、公共设施:- 无障碍通道:包括盲道、电梯、平台、房间等,方便肢残人出行和活动。- 公共卫生间:为残疾人设置专门通道和便池,配备无障碍扶手、沐浴凳等设施,满足其生活需求。- 交通枢纽:火车站、飞机场等提供残疾人通道,确保其出行便利。
3、为残疾人设计的公共设施包括以下几种: 无障碍通道: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 无障碍电梯: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方便。 无障碍平台:提供平等、便利、安全的出入环境。 无障碍房间:为残疾人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4、无障碍通道:这些通道的设计允许轮椅用户和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士安全且顺畅地通行。 无障碍电梯:专为无法使用楼梯的残疾人设计,确保他们可以轻松到达不同楼层。 无障碍平台:这些平台提供了平稳的入口,使得残疾人可以平等地使用各种服务设施。
5、公共设施:(1)盲道: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2)公共卫生间给残疾人设置专门通道和便池: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无障碍扶手,沐浴凳等与其相关生活的设施。(3)火车站、飞机场等都为残疾人,提供了残疾人通道。
医院方面的无障碍设备包括:医院楼外的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扶手(包括楼道内、房间、卫生间)、无障碍升降梯、无障碍平推门、盲道、盲人语音导航系统、包括楼道宽度、病房床到墙体的间距(够一个轮椅回转的空间)、楼层间步行楼梯的台阶坡度、高度战争台的面积(预留给相似自动爬楼机等设备的空间)等。
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坡道、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垂直电梯、无障碍厕所、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设施等。坡道和缘石坡道是为了方便轮椅用户或视觉障碍者通行的设施。它们通常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及人行道的高差变化处,用平缓的坡道代替台阶,方便行走不便者通行。
物理环境无障碍。这一方面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为了方便人们行走、通行和使用各种设施。例如,公共场所的坡道设计、扶手安装,以及无障碍通道的设置等,都是为了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能够自由通行。
MR603集中于声屏障设计,减少道路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升城市生活质量。05MR602涉及安全防护设施,确保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是道路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22MR601详细规定了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标准,指导道路的交通管理与安全。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详解 - 15MR501图集15MR501图集是中国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主导,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指南,它替代了05MR501,依据GB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和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进行编纂。主要针对城镇道路、桥梁和立体交叉的无障碍设计,为设计者提供了详尽的设计指导。
本图集为修编图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进行编制,替代05MR201《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适用于新建各类城市道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非机动车专用道和居住区道路可参照使用。
《城市道路装配式挡土墙》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不大于0.20g地区城镇各类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扶壁式路肩挡土墙施工图设计。